祥云:探索劳务协作新模式 推进转移就业促增收 世界聚看点
(资料图)
□特约记者 杨家振
通讯员 高洁
近年来,祥云县把开展劳务协作,实现富余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就业作为脱贫致富、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来抓,响应“一人就业、全家稳定增收”的举措,积极探索劳务协作+“12N1”模式,实现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无缝隙,务工有门路,增收有保障。
一个基地,“双向”联络奔前程。2021年以来,祥云县分别与福建省闽侯县、福州市长乐区、江苏省如皋市、长泰县就业局、上海市浦东新区祝桥镇等多家人社部门签订了劳务合作协议,建立跨区域、常态化的岗位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。在巩固提升跨省劳务协作的基础上,以建设基地为中心,积极主动对接合作地区,向合作地有组织输出劳动力,推动人岗精准配对,促进县内劳动力外出务工。福州晋安区劳务协作基地(祥云基地)于2022年5月正式成立,充分发挥基地在地区间的“双向”联络作用,积极与福州市人社、乡村振兴等部门以及各行业协会、用工企业沟通对接。2021年以来,开展专场招聘会共15场,近170名劳动力赴福州市实现就业。
两个平台,“人岗”相通精匹配。主动对接劳务协作地区企业用工需求,着力搭建“线上、线下”两个平台,畅通就业信息,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。线上依托祥云时讯公众号、七彩云端发送招聘信息、招聘链接,提供就业岗位。同时,坚持劳务供给端、劳务需求端“两端发力”,依托“大理就业通”、政府救助平台,提供精准化就业服务;线下通过举办“就业援助月”“春风行动”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,衔接有关单位到村开展“小范围、多频次”的“政策宣讲会”,充分发挥宣传员、指导员作用,全力搭建企业用工和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信息桥梁。2022年,通过大理就业通发布岗位信息15012条,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28场,发放宣传材料6510份。
N个中介,务工增收有门路。为切实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,促进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,增加工资性收入,采取县人社部门与劳务公司签订服务协议的方式,量化服务内容,配合开展用工企业信息收集发布、岗位推送、组织化劳务输出、职业介绍等服务,依托派遣公司输送务工人员到省外企业,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。近年来,先后积极引入大理州英合劳务派遣祥云分公司、云南祥桢劳务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,提升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组织化水平。
一站式服务,直达输送无障碍。抢抓企业开工开市和项目复工开工的有利时机,精准对接用工需求,大力挖掘务工岗位,认真谋划、积极协调、强化保障,畅通稳定输转渠道,为务工人员提供“出家门进车门、下车门进厂门”的“点对点”一站式直达输送服务。2023年,通过包车、包机等方式,“点对点”输送农村劳动力412人到省外就业,其中脱贫劳动力31人。